|
红豆草
红豆草,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,营养丰富,干草的粗蛋白含量13.58%-24.75%,现蕾期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5.6%,粗脂肪7.9%,无氮浸出物10.8%红豆草含16种氨基酸,同时还富含钙、磷、微量元素。红豆草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%,与大豆的粗蛋白含量相当。红豆草种子大,易出苗,一次种植可利用4-6年,但第一年生长较慢,第二年后,每年可割草2-3次。红豆草的鲜草量高,再生产量越低,因此,红豆草的留茬高度宜低不宜高,一般以齐地收割为最好。 适应性: 红豆草属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,其雌蕊较长,柱头超过花药,雌雄蕊成熟时间不一致,雄性先熟,因而自花不育,即使人为控制自花授粉结实后,其后代的生活也会显著减退。在自然状态下,结实率较低,一般只在50%左右。红豆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可在干燥瘠薄,土粒粗大的砂砾、沙壤土和白垩土上栽培生长。它有发达的根系,主根粗状,侧根很多,播种当年主根生长很快,生长二年在50~70厘米深土层以内,侧根重量占总根量的80%以上,在富含石灰质的土壤,疏松的碳酸盐土壤和肥沃的田间生长极好。在酸性土,沼泽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不适宜栽培。在干旱地区适宜栽培利用。 用途: 红豆草适口性好,营养丰富,饲用价值较高。可青饲、青贮、放牧等。其根上有根瘤,固氮能力强,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增加土壤养分,均有意义,也可作绿肥用;另外,其根系强大,主根粗壮,侧根多,在边坡护理、生态修复中应用也较为广泛。 |